外头的小姑娘笑嘻嘻:"听爹妈说,你以后总是要当和尚的。"

里面的小弟子摇头:"师兄们讲过,寺里的人,也不是非要剃度。"

这个小弟子算是裴向舟等人的下一辈,因为幼有佛心,便被接来教养,往来的弟子瞧见两个小孩子说话玩耍,也只是一笑而过。

孟瑾棠曾有些好奇,净华寺如何引导门中有天赋的弟子的情感问题,得到的回答是"顺其自然"。

他们收养了不少小孩子,却不要求一定那些小孩子长大后剃度,寺内弟子在长身体的时候,吃的虽然清淡,却不忌荤腥。

秋末冬初的阳光还有些暖意,一身青衣的寒山掌门站在高楼之上,看着下面。

温飞琼就立在孟瑾棠斜后方,静静地望着前方,目光如白水扬波,裴向舟注意到这两人,一时有些讶异——温飞琼行事飘忽不定,哪怕面对着站定,也不知他究竟有没有将人看在眼里,但此时此刻,裴向舟却清清楚楚地瞧见,对方注视着的,就是寒山派孟掌门。

等终於抄完经书后,孟瑾棠便告辞离去。

知客僧将她送到门口,左右张望了一下,道:"温公子是先走一步了么?"

孟瑾棠停住,似笑非笑地看了他一眼,慢悠悠道:"应该没有。"

那知客僧闻言一怔,大笑:"总是瞒不过掌门的耳目。"

裴向舟默默叹了口气,虽然净华寺门内氛围一向比较宽松,也愿意接待维摩城少主,但他还是暗自期盼了一下对方早日离开,否则他现在每次跟同门接触,都忍不住揣摩下对方到底是不是本人。

*

和温飞琼出行是一件比较新奇的事情,孟瑾棠与他虽然相识已久,却依旧很难猜到此人,每日出门时,到底用的会是哪一张脸。

通常来说,温飞琼连陌生人都能扮得惟妙惟肖,但孟瑾棠的存在为这件事增加了一点变数——近几日来,温飞琼不知出於什么样的心态,每日里贴在脸上的,都是寒山掌门所制的下品易容面具。

孟瑾棠画的时候不觉得如何,但在面具投入使用后,上头的缺陷就显得有些鲜明,她在温飞琼出门前,端详了对方半天,又把人按回椅子上,补了两笔,免得眉形看起来过於生硬。

桌上摆了一排大大小小型号各异的毛笔,笔尖上蘸的颜料,叫做"明湖青黛",是维摩城的特产。

温飞琼微微仰起脸,感到凉凉的触感轻轻扫过自己的眉骨。

维摩城温公子生得英姿秀质,想要乔装得面目平庸,倒比画的好看些更费力。

孟瑾棠看了半天自己的成果,最终遗憾摇头:"还是有些不大自然。"

温飞琼微笑:"我自己乔装时,会刻意调整骨形,故而与面具间会更为贴合。"